返回第98章 难道这就是第一批登记的真正好处?  天凉不是秋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“那我们的计算数值并不是最小的那个?”这下子,毕丽珠已经听明白了女儿的话。

想到当初拆迁协议里,列出来的各种不同水果树龄以及赔偿的价格。

在村里已经待了几个月的安松雨,肯定的点了点头:

“我们的计算值,不只不是最小的那个……甚至,可能还是最大的那个。”

一听安松雨这话,毕丽珠几人都下意识的看向安建民几人。

看到他们肯定的点了点头后,几人才恍然大悟。

难怪了。

他们今天看到的拆迁款会那么多。

“不过,我们的拆迁款应该只是分两次支付。现如今,已经彻底支付清楚了。”同样跟着妻子一起去查看过余额的安建平说着。

“那肯定啊!”毕丽珠几人都纷纷点头。

这么一大笔巨款都已经到手了。

他们怎么还会妄想其它呢?

这实在有些出乎意料之外的巨款,让一行人几乎无心再做其它。

安建平几人下午要回去上班的也罢。

安建国几人干脆商量了一番,就去临河村找安顺和夫妻了。

两位老人闲不住。

在安松雨家住了几天,就因为放不下临河村的新蚕房,直接搬了过去。

安顺和夫妻俩早年在儿子们结婚时。

一直延续的,都是在每个儿子达到适婚年龄时。

就会提前为他们申请宅基地,以及建房子。

房子不说多好,也足以让两个刚成家的小夫妻俩生活了。

这样子既能让儿子在婚姻的市场上,更有优势。

也能够让儿子之间,没有办法相互攀比太多。

所以在最小的女儿出嫁后,他们就只有老两口一起生活了。

后来,儿子们不是没有跟他们商量过一起住的事情。

可老两口自己住了几年习惯了。

反倒不太想再去跟儿子媳妇凑和。

毕竟这江村也不大不小。

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的,不知道有多少。

能有个清净日子的,基本都没有几家。

老两口自家是知道自家事。

过习惯了清净日子后,就再也不想去过这样的热闹日子。

所以一大家子早就商量好。

直到老人行动不方便,或者是生病照顾不了自己。

他们就暂时还是不与儿子们同住。

而这一次拆迁,两位老人虽然因为年纪的原因,并没有跟着折腾农家乐这些。

可早年村里号召承包桑基鱼塘跟果林。

他们算是最早响应的人。

只是两人早早的就不依靠儿女。

这能力有限,承包的面积也十分有限。

即使如此,在这一次拆迁中,两位老人也直接变成了百万元户了。

上一次,第一笔拆迁款到账时。

江村那些至今四世同堂都没有分过家的人家,就不知道有多么羡慕他们呢!

这一次拆迁款到账时。

两人却几乎独自在临河村,也不知道他们现在知不知道?

(本章完)

', '>')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